特别方便的地方--厕所。方便处有三:一不花钱;二有上好的手纸;三冲水不用手,脚一踩——哗,水像“二阿姐拉”(沪语谐音“尼亚拉加”)大瀑布,是名符其实的“方便”处。
特别动听的声音--秋夜,虫鸣声声,有蟋蟀,有纺织娘,有金铃子,也有蛙。就在我的窗前阳台下。韩国的秋虫鸣唱好处在于,我不必学韩语,也能听懂它们在唱什么。
特别可怕的事情--周末上高速公路。路上爬满铁蜗牛,公路心机梗塞,你会觉得自己也很危险,坐在车里心儿慌慌。
特别天真的阶层--在中国,三岁稚儿特别天真,会说话但不明白自己说的话,唐诗也背得很动听了。五岁的孩子我已经不敢保证他是否天真,我听过一个五岁的孩子说:“我一辈子不结婚,买一幢房子一个人住,自由自在。”比起这个孩子,韩国的中文教授太天真,他们像中国三岁孩子一样,每天背一首唐诗,而且,他们上班来的主要任务是:大家集体背唐诗。
特别古老的东西--十有八九,韩国女人的名字里有孝、淑、惠、贞、德、圣,男人的名字里有仁、义、贤、昌、炳、济。跟在泱泱中华屁股后面学步的韩国人,谦逊地自称“小华”。不过,你的感觉一定是,“小华”的中国文化历史比中华更悠久。所以,他们会问中国人:“你们也过我们的中秋节?”
特别有趣的动物--一条小狗穿过马路,回过头来看马路对面的人,它是这样转过头来的:前两脚原地踏步踏,后两脚边踏步边移动--这是一条预备参加韩日世界杯仪仗队的小狗。
特别幽默的人物--一个老大不小的韩国男学生打电话给中国女教授,问:你是什么动物?女教授答:我不是动物。学生说:我是胖胖的大耳朵猪,你是什么?教授压压心头火气答:我属猴。学生听了很生气:刚才你为什么不告诉我,你就是屁股红红的那种动物?
特别时髦的流行--刚到学校,就有教授好心提醒我:不出两星期,你准感冒。从来如此,没有例外。一个月后,他得意地来关心我,没有感冒吗?他很失望。又过了一个月,他已经第二次感冒了,但他万试不爽的铁律还是没在我身上应验。但这不能怪他,我周围的韩国人个个都感冒过了,有的都轮到第二遍第三遍,就是跳过我。他们不知道我对流行的东西有免疫力。
特别迷人的雪景--入冬的率先场雪前,汉城下了一场金黄的银杏雪。满街古老的银杏像是约好了似的,到了那个时辰,就开始飘起银杏叶来。一片两片,一阵两阵……地上铺满一层层金黄,感觉像是踩在融化了的黄金上一样,不禁有些轻飘飘。人们坐在街边的石凳上,听着周末出来传教的年轻教徒的天堂之歌,任银杏雪落着,飘在身上头上--天堂也许有如此美景,但天堂里不会有那么多享受这美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