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天就像疫情一样,一波三折,前几天还感受得到春意盎然,特别近几天却是雨雪交加,温度甚至跌至零下,让许多打算清凉过春天的人措手不及。虽然说,“倒春寒”这个现象非常常见,很多人都见怪不怪了,但是“倒春寒”却会让很多抵抗力差的人带来疾病,特别是老年人。
老人本身体质就比较弱,抵抗能力差,一旦温度骤降,身体难以承受突如其来冷空气的刺激,容易引发各种疾病,不可忽视。
首先,蔚蓝康养专家辛老师说,老年人的交感神经受到冷空气的刺激后,全身毛细血管就大大收缩,血流阻力增大,这样一来血压非常容易升高,特别是那些患有高血压的老人,他们一直在努力维持血压的正常,此时一旦防护不到位,会让血压无法控制的升高。
其次,气温降低容易使老年人或者心脑血管病患者的植物神经中枢系统紊乱,引发脑梗塞、脑出血或心肌梗死等。
再者,“倒春寒”时,空气骤然下降、干燥,会影响到呼吸道黏膜,细菌和病毒趁虚而入,所以过敏、气管炎、麻疹、猩红热等发病率非常高。
特别后,“倒春寒”还会让一些体质弱的老人风寒之邪气外袭,感染风寒受凉,严重的,还会引发关节麻木、疼痛,导致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
由此看来,老年人切不可掉以轻心。既然如此,那每年春天的“倒春寒”,老年人要如何养生呢?
1. 注意保暖
俗话说得好:“春捂秋冻”,不要因为气温上升就立马脱掉厚衣服,注意口、手、关节部位等敏感部位的保暖。当然,“春捂”要适当,不要捂得太过分,如果穿得过于厚,稍微一运动就要出汗,大量出汗会导致营养物质的流失,反而会使身体免疫力下降。因此“春捂”的标准就是身体和四肢不感到寒冷即可。
2. 关注饮食
这个时节,在饮食中需要多摄入大蒜、洋葱、芹菜等食物,可以预防感冒,避免心脏病、中风发作,呼吸道感染等。做饭时不要放太多盐,戒掉烟酒;另外,还要多喝水,特别好是喝茶水,因为茶叶中的茶色素可以抑制血小板黏附;除了茶水,还要多喝姜汤、菌汤。
3. 科学锻炼
适当的身体锻炼可以帮助老年人提高身体状况,春天是锻炼身体的好时候,老年人可以选择不是剧烈运动的运动方式,比如慢跑、太极等。但特别好不要早晨太早就开始锻炼,早上气温低、雾气重,所以特别好选择下午气温比较高的时候出门锻炼。
4. 保证室内温度
室内温度控制在20度左右,如果温度达不到,可以使用电暖气等,不要让室温太高或者太低,对老人的身体都不好。室内保持清洁,经常通风,门窗常开。
5. 保证心情
注意休息,保证精力和情绪稳定,不要过度操心和劳累。
本文由“蔚蓝康养”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