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不仅让人感觉舒服,还可以清洁皮肤表层垃圾,促进皮肤新陈代谢,改善睡眠。不过对于老年人来说,沐浴过程中容易出现窒息,跌倒等情况,特别是夏季来临,沐浴次数增多,更需要注意老年人沐浴的护理问题。
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不同,沐浴形式也要采取不同的方式。
1. 淋浴
淋浴适合那些自理能力比较好的老年人或者是自理能力尚存的老年人。
在洗澡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老年人的身体情况选择让老人坐着或者站着,从下肢开始冲洗以适应水温。洗澡动作不需要过于用力,洗澡时间在五到十分钟之间即可,不需要太长。
如果在淋浴过程中,发现老人有异常或者恶心症状,需要立刻到通风处休息。
2. 盆浴
盆浴同样适合那些还有自理能力的老人。盆浴需要注意的是,水温无法及时调整,因此一定要提前准备好,防止烫伤。盆浴时间在15分钟左右,可在饭后一个小时左右再进行。
可以根据老人的要求,选择有扶手的浴缸,或者在浴缸中放入椅子、隔板等。
老人特别好选择浅一些的浴盆,因为过多的水量会对老年人的心脏造成负担,浴盆水量可以控制在坐位为40CM,躺位为25CM。
3. 床上沐浴
床上沐浴适合长期卧床、丧失自理能力的老年人。
有条件的护理人员,可以选择充气的浴槽,将老人放入浴槽滑道中进行洗浴。
4. 床上擦洗
床上擦洗是长期卧床的老年人特别经常使用的一种洗澡方式。
护理人员要先保持室温在24度到26度之间,将水温调到50度,然后从面部、颈部、上肢、胸腹部、背部等依次擦洗。
除了注意选择沐浴方式之外,老年人洗澡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注意防滑
老年人骨质脆弱,浴室比较滑,在淋浴或者盆浴的时候容易摔倒,因此浴室里特别好加上防滑垫或者在防滑垫上放上一把椅子。
2. 不要用力揉搓
很多老年人喜欢用力揉搓皮肤以达到清洁的目的,但是过于用力揉搓会破坏老人的皮肤屏障,特别是那些身上有褥疮的老人,护理人员不能用力擦洗,毛巾特别好选择柔软类型的。
3. 提前喝水
洗澡时容易大量出汗,血液中的水分也会大量流失,因此会出现血黏度升高的情况,因此洗澡之前特别好先喝一杯温开水,以免在洗澡过程中出现头晕,口渴,胸闷,窒息的现象。
4. 不宜过勤
适当洗澡利于皮肤清洁,但频率过高却会造成一定的伤害。特别是老年人皮肤油脂少,比较干燥,洗澡过勤会刺激到皮肤,破坏皮肤的防御能力,使得细菌入侵,进而引起皮肤病。
因此夏季,老年人洗澡频率保持在一周两次,冬季一周一次即可。
本文由“蔚蓝康养”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