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康养实习就业项目上线
  • 蔚蓝留学网
  • 第六时限
  • 秀梦吧
来源:蔚蓝集团  作者:weilanjituan 浏览:36次 发布时间:2022/8/19
“互助养老”风靡国外,其实,中国先贤几千年前就看破了一切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未富先老等问题层出不穷。有没有一剂良方可以从根本上缓解社会压力,解决养老问题?
蔚蓝至善康养倡导推动“互助养老”,就是在艰苦地探索社会养老的路径。互助养老,就是全社会各个年龄层的人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养老,比如老年人互相扶持、抱团取暖的模式低龄老年人帮助高龄老年人,健康老人帮助无自理能力的老人。
 
蔚蓝至善康养创始人岳立柱先生常说我们可以从先哲的智慧中寻找现代行动的思想资源。《礼记·礼运篇》云:“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这大概是中国智慧对“互助养老”的特别早解读。
 
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也提出,要以村级邻里互助点、农村幸福院等为依托,构建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网络。
 
不止国内,这种互助养老的模式在其他国家也经过了实践验证。
 
•瑞士的“时间银行”
志愿者将参与公益服务的时间存进时间银行,在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就可以从中支取被服务时间,低龄老人通过帮助高龄老人、失能老人来积攒服务时间,供自己年纪大的时候需要。
 
•美国的“国会山村”
让老年人通过互助服务满足日常需求,只能在遇到专业问题的时候才会向专业机构求助。
 
•德国的“多代屋”
政府免费提供公用住房,老年人可以与不同年龄段的人住在一起,老人不但能够得到年轻人的照料,还可以向年轻人传授生活经验,满足自己的“被需要感”。
 
当然,蔚蓝至善康养在推动互助养老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拦路虎”。
1. 缺乏专业力量的参与:如果参与者缺乏专业培训,那么养老质量难以保障。
2. 缺乏对新型养老理念的认同:在中国主流文化中,养老是子女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他人参与自己父母的养老服务,那么子女会在道德伦理层面感受到压力。
 
基于此,蔚蓝至善康养大力进行专业照护人员培训的同时,积极推动社会养老教育一般人士的照护培训,推动形成大众参与养老服务的社会氛围“今天为别人服务、明天别人为我服务”的互助养老意识和习惯。
 
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在专业培训、智能设备的加持下,专业机构子女、老人良性互动,互助式养老模式一定会逐步完善。
 
本文由“蔚蓝至善康养”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