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完美闭幕,在会议之上提出了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今天,蔚蓝至善康养小编就来带大家解读二十大关于养老方面的一些重要内容。
据统计,到2035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超过30%,也就是会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那么,如何发展养老事业的发展呢?
1. 参保人群增长
到2021年底,我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达到10.3亿人。
养老保险作为特别基本的保险,可以确保职工在退休后,可以满足特别基本的生活要求,因此,参保人群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广就代表了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可以享受到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特别是经济困难的高龄人群和失能老人人群。
只有老年人享受到养老保险,我国的养老事业才算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老年药价下降
为了推进医养结合,让老年人看病更加便利,加强老年人的居家医疗服务。
不但增加了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的数量,而且专门针对老年人设置了“绿色通道”,更方便老年人看病。
除此之外,为了提高老人更好的度过晚年生活,减轻他们的负担,近几年来,老年患者的常见病主流用药药价平均价格降低了50%,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每个人的标准也有所提升。
3. 老年教育学习
为了促进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让老年人充分参与娱乐活动,各级更多的文化设施向老年人开放,或者门票减免。
另外,国家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基层的老年大学或者机构已经超过四万个,积极推进老年大学的筹建活动。
让老年人在满足了物质条件后,还提升了精神上的愉悦程度。
4. 适老化改造
从今年以来,多部门已经联系开展了打击养老诈骗的专项行动,破获诈骗案件1.7万起,加强了老年人的优待,保障了老年人的各项权益。
除此之外,还进行了全覆盖的养老化改造,帮助老年人在晚年,享受到更适合的自己养老环境,提升幸福感。
本文由“蔚蓝至善康养”原创。